Jarry Chung

但热爱可抵岁月漫长


2021这一年 | 但热爱可抵岁月漫长


2021 年度总结图

保持脉搏张力。

在 2019 年的年度总结中,有评论说道:刚毕业时满腔热血,但工作几年后就没动力了。

我看到这句话的第一感觉是畏惧,畏惧自己会散去热情、率尔操觚、泯然众人。第二感觉便是动力,我开始向内探索,寻找保持热情的根本动力。2021 这一年,作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四年,是节奏比较慢的一年,借助这种慢节奏,让自己缓下来思考,我的一些想法得到了更高程度的抽象,同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前进方向,血脉张力依旧。

请回答2021

出乎意料的是,在 2021 年“精心设计”的目标,其完成度并不理想,有几方面值得记录一下。

首先是技术学习,年初制定了一系列技术学习的目标,但效果并不理想。其根本原因在于,各目标貌合神离,无法用一条清晰的主线串联起来,导致的结果是,学习的成果是分散的,上一环节学习的内容无法在下一环节使用、验证,无法形成闭环,学完不久后就忘记了,获得感大打折扣。

其次是刷题,目标是每天至少刷一道题,借助一万小时理论来提升自己的算法水平。浅层次的目标(每天至少一道题)可以算是达成,但在刷题过程中缺少总结,导致无法形成体系,原因在于自身对算法的重视程度有所降低,被其它事情瓜分了注意力,一万小时的重复劳动不会带来质的提升

此外,今年还坚持每日练字至少 15 分钟,但是对于提升字的美感并不明显,离开了练字环境再写字就会原形毕露。不过在练字的过程中有另一个收获:借助这 15 分钟的高度专注时间,心无旁骛,能帮我获得一种平和的状态,进而引导一整天的平和稳定状态。

最后是读书,坚持每日阅读至少 30 分钟,聚沙成塔,今年共阅读了 10 本书,其中最值得推荐的是《艺术的故事》(从艺术发展看人类发展,从人类发展进程思考事物合理性)、《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》(学习不同角度的思考方式)以及《投资最重要的事》(了解成为韭菜的过程中哪些事情不该做)。

总的来说,今年的执行有些混日子的意思,欠缺合理的、符合自身实际的 PDCA 循环,导致效果并不理想。在做下一年的规划时,要敦本务实,不可避重就轻

新说上行

在制定与完成目标的 PDCA 中,根本目的是为了螺旋上行。但何种上行才是最重要的?当前我主要关注两方面:同理心与通用能力

同理心是对他人的情绪、想法、立场、行为等有真正的理解,往往还能做出适当的反应。同理心的强度决定着自身对他人、外界的开放程度,具备同理心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沟通、学习,否则容易掉入相互反驳、自我思想封闭的陷阱。

通用能力,是指脱离于具体的技术、业务,在普遍领域上都能使自己具备价值的能力。简单的说,通用能力可以让自己换个工作场景也能快速找到自己的节奏与价值。因之,掌握了某项技术或业务,却不能从这些内容中向上建树、抽象出通用能力,不能称为上行。我通过“实践-抽象-具体-检验”的步骤来提升通用能力,具体来说,可以分为几个步骤:记录实践中的经验、从这些经验中抽象出本质、依据本质得出这一类型问题的共性解决方案、然后制定计划在实践中检验。

抽象出来的本质往往是可复制的,与实践场景结合后产生出来的具体内容是独特的,我认为可复制的本质才是更重要的

举个例子,如何学习一门新语言。最直接的做法是看官方文档、看教程视频,看完一遍教程后,可能记住的内容并不多。如果深入语言本质,会发现各种语言本质上是提供了一系列 api 以及抽象机制,再进行分类的话,会发现不同语言间的思考方式会存在差异,例如 C++ 的是从 CPU 的角度来思考的,而 SQL 是从数据的角度来思考的。如果能通过新语言的思考方式、抽象方式、api 来学习的话,理解会更透彻。

再举个详细的例子,如何理解前端。

就实践这一层面来说,它是通过前端技术、编码来完成产品需求。但若只停留在这一层,容易造成只钻研技术、排斥其他与技术无关的行为(如开会)的心态,导致看不到全局。如果能进行抽象,看到本质,那么前端可以定义为围绕面向用户的、为用户提供服务、提升用户体验的一系列思维与行为,而不特指某种语言或技术,技术只是手段之一。基于这个抽象,前端是涵盖了产品定义、编码实现、后期服务等方面,因此前端工程师要做的不仅仅是编码工作,还更应关注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。有了这个定义后,可以自上而下的寻找实现手段,然后制定计划进行检验。利用这个循环,能使前端工程师的通用能力螺旋上行。

在工业界,只会写代码的程序员写不好代码

谋定而后动

奠定思维后,可以从主线与副本两条路线来实践。

主线是一个长期目标,需要分阶段进行。这个目标一定是可感知的,这样才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离目标究竟是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。所以一个好的上行目标的制定,首先要让自己能明确感知到,其次当它达成的时候,可以给自己带来很强的获得感。这种感知不一定能让自己立刻放下那些拖后腿的事情,但会增加一种压力,让自己走入不舒适区。除此之外,这个目标的实现还必须在回望的时候有一种“获得感”。重中之重,只有那些位于长期目标道路上的短期目标,才真正值得去实现

在制定主线目标时,高职级能力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方向。以多个行业作为参考,可以避免自己掉入视野单一的陷阱,越是专业越容易视野单一、思维定性。

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,有几点需要额外注意:

其一,不要凭感觉,不要企图使某些尚未明确的事情显得确凿无疑,一定要列举证据;

其二,对陌生事物产生奇怪的感觉并不能证明它是错的;

其三,不要过度强调效率,效率是创新的敌人。当强调“效率”时,其实就是在追求局部最优解,会导致看不到全局。

副本是作为补充的存在,往往是一些习惯养成、刻意练习。在做副本时,可以利用清单将副本可视化,降低记忆负担,同时将副本流程化,便于执行与传承。以下几个是比较重要的副本:一叶知秋、倾听时以理解为目的、做需求时思考业务价值等。

读书

关于阅读,不得不深入思考的是:阅读的目的是什么,以及该如何阅读。

以阅读量为目的而读书是无效的,因为人类不可能胜过电脑;以认知提升为目的而读书是虚无的,因为无法检验是不是真提升了。唯一的路径,只能以输出、解决真实的问题为目标来阅读

我读一本书大致可分为四个步骤:阅读、思考、行动、证明

阅读这个行为确保了我有信息增量,在阅读时,要联系时代背景与作者背景,读书中内容,更是读作者,获取看问题的不同角度。思考则要求借助阅读产生的信息,进行自我关联,寻找书中知识与自身生活的映射,从而产生出解决生活问题的思路。行动是指在实践中验证自己思考的结论是否可行有效。在证明阶段,证实证伪不重要,重要的是形成闭环,营造开端。

我通过写卡片的方式(我采用flomo)来记录原文摘录、我的转述、个人体验、行动指引等。

保持思想开放

在阅读过程中,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要保持思想开发,先接受作者的观点,理解后再用自己的观点审视,避免先入为主,这样才能认真的体会作者的思想,并尝试从作者的角度看问题。同样的,在读书之外,也需要保持思想开放。

保持思想开放,也就是能理解并接纳他人的观点。在沟通时,应以理解对方观点作为首要目的,其次才是融合自己的思考并作出回应。如果急于作出回应,容易变得先入为主,不利于沟通。

单拎这一点出来讲,是因为我察觉到自己有思想封闭的趋势,即倾听时,为了维护自身观点,会下意识的寻找对方观点破绽,而不是着重理解对方的含义,从而导致沟通结果并不理想。故作记录以为鉴。

文不如图

一些平凡、快乐、值得留存的记忆 2021 年度总结配图1 2021 年度总结配图2

请期待2022

2022 年,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,需要一个复盘式的计划来完成前几年的闭环,同时为下一个五年作准备。

看见一座山,就想知道山后面有什么。